您的位置:首页>国内财经 >全球再保险机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 盈利韧性凸显 资本状况稳健

全球再保险机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 盈利韧性凸显 资本状况稳健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时间:2025-09-10 15:00:32  作者:谭乐之


□本报记者 谭乐之

近期,全球多家再保险机构陆续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慕尼黑再保险、瑞士再保险等国际巨头及中国再保、人保再保、太平再保等本土领军企业上半年整体呈现盈利韧性凸显、资本状况稳健、业务结构优化等特点。在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及严峻外部挑战下,多数机构凭借严格的承保纪律、较强的投资回报及灵活的业务调整策略,实现业绩增长,且全年目标达成确定性较高。

国际:盈利增长分化

上半年,慕尼黑再保险、瑞士再保险、汉诺威再保险、劳合社等国际再保险机构业绩呈现一定分化。

从核心财务指标看,多个国际再保巨头净利润与股本回报率(ROE)表现亮眼。上半年,瑞士再保险净收益26亿美元,同比增长23.8%,ROE攀升至23%,超2024年同期的19.6%。汉诺威再保险净收益13亿欧元,同比增长13.2%,年化ROE为23%。慕尼黑再保险净收益31.78亿欧元,同比略有下降,其中,第二季度净收益20.85亿欧元、年化ROE为25.5%,年度目标有望实现。劳合社表现出市场韧性,尽管受加州山火理赔影响,承保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31亿英镑降至15亿英镑,综合成本率升至92.5%,但剔除重大理赔后的基础综合成本率仍稳定在82.1%。

从业务板块看,财产险及意外险再保险成盈利主力,寿险及健康险再保险稳健发力。财产险及意外险再保险业务凭借严格的承保纪律和第二季度较低的重大灾害理赔,成为国际机构盈利核心驱动力。上半年,瑞士再保险财产险及意外险再保险业务净收益12亿美元,同比增长20.9%;综合成本率81.1%,优于2024年同期的84.3%,且低于2025年85%的目标。慕尼黑再保险财产险及意外险再保险板块第二季度综合成本率仅61%,远低于2024年同期的73.7%;重大损失支出占净保费收入比例为-2.0%,主要得益于极低的灾害支出及往年准备金释放。汉诺威再保险财产险及意外险再保险业务总收入(毛额)95亿欧元,同比增长4.8%;综合成本率为88.4%,略高于2025年目标。

寿险及健康险再保险业务保持稳健,新业务利润率表现突出。上半年,瑞士再保险寿险及健康险再保险净收益8.39亿美元,新业务CSM(合同服务边际)5.69亿美元,同比略有增长。汉诺威再保险寿险及健康险再保险净收益4.445亿欧元,符合预期,新业务CSM2.166亿欧元,同比增长17.2%。慕尼黑再保险寿险及健康险再保险受第二季度“随机性个体重大损失”影响,总技术收益降至3.05亿欧元。

从偿付能力看,国际机构资本状况普遍稳健,偿付能力比率远超监管最优区间。截至7月1日,瑞士再保险的偿付能力测试(SST)估算为264%,高于200%-250%的目标区间。慕尼黑再保险偿付能力比率为287%,高于175%-220%的最优区间。劳合社核心偿付能力覆盖率升至468%,全市场偿付能力覆盖率为206%,均高于监管要求。汉诺威再保险偿付能力Ⅱ(SolvencyⅡ)资本充足率为261%,且在第二季度无需再融资便赎回混合债券。

投资业务成为业绩增长的重要稳定器,多数机构投资回报率同比提升。上半年,瑞士再保险投资回报率为4.1%,高于2024年同期的4%,主要得益于经常性收入增加及第一季度少数股权出售收益。慕尼黑再保险第二季度投资收益21.87亿欧元,同比增长48.8%,第二季度投资收益占投资组合平均公允价值的回报率为3.8%,主要得益于公允价值大幅提升。劳合社实现32亿英镑投资回报,投资回报率为3.1%,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强劲的投资收益与已实现收益,背后支撑因素包括再投资收益率上升、利率环境有利,同时固定收益市场反弹且主要资产类别定价水平改善。

国内:高质量发展成效凸显

中国再保、太平再保险、人保再保等国内再保险机构在巩固传统再保险业务优势的同时,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实现业务增长、盈利提升、功能发挥等目标。

中国再保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各业务板块全面开花。上半年,中国再保总保费收入1038.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保险服务收入510.56亿元人民币;归母净利润62.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年化ROE为11.75%;总投资收益95.84亿元人民币,净投资收益73.21亿元人民币。中国再保财产再保险板块境内业务着力巩固主渠道地位,境外业务稳妥应对巨灾损失冲击等挑战,实现净利润23.38亿元人民币,以国际同业口径计算,境内业务综合成本率95.83%、境外业务综合成本率86.95%;人身再保险板块强化保障型、储蓄型、财务再保险三大业务线贯通发展,实现净利润28.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保障型业务综合成本率保持较好水平。同时,中国再保各板块综合偿付能力充足:中再产险226%,中再寿险208%,大地保险286%,中国再保保持了标普全球评级“A”、贝氏评级“A(优秀)”。

人保再保聚焦专业能力建设,提供再保险保障和风险解决方案。上半年,人保再保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4.9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1.5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维持AA类风险综合评级。

上半年,太平再保再保险业务实现降本增效,盈利增长。尽管再保险业务总保费由去年同期的90.44亿港元降至90.18亿港元,但同期保险服务业绩增长95.4%,除税后溢利增长74.8%,综合成本率93.8%,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此外,中国再保等国内再保险机构依托承保技术、产品创新和专业人才优势,积极为分散经济社会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例如,上半年,在科技创新领域,中国再保作为首席再保人签订全国首个服务中小科技企业的“科惠保”再保合约,落地全国首个面向低空运营管理方的责任险产品;在巨灾保障领域,成立气候风险研究中心,上线中国巨灾风险地图,在河北、湖北、陕西落地全灾种、广覆盖、长周期的综合巨灾保险项目,助力国家巨灾保险体系建设。

从国际与国内再保险中期展望来看,尽管下半年仍面临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宏观经济波动、风季高峰期等潜在风险,财产险及意外险再保险定价环境有所变化,各机构仍普遍保持谨慎乐观,明确维持全年目标,并将严格承保纪律、优化业务组合、提升投资效率、推动创新作为核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