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时间:2025-09-19 09:13:56 作者:朱艳霞
□本报记者 朱艳霞
近日,商务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中国人民银行等9部门印发了《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
在9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政策措施》坚持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协同发力,以扩大优质供给为切入点,提出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推动创新和丰富服务消费场景,增加优质文旅、体育等消费资源供给,支持提升文化娱乐、体育、家政、养老、托育等服务供给水平。同时,也从需求侧提出支持措施,要求加强消费信贷支持、举办促消费活动,增加服务消费时间等,增强消费意愿和能力。
选择50个城市开展“三新”试点
“服务消费已成为推动消费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但与此同时,我国服务消费领域供给质量仍需提高,一些领域消费体验有待提升,需要进一步发挥政策合力,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盛秋平表示,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放开”,统筹利用财政、金融等手段,优化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政策措施》共提出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加强财政金融支持5个方面19项任务举措。
盛秋平表示,当前,我国消费结构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文娱旅游、交通出行、体育健康、养老托育等领域发展空间广阔,服务消费将逐步成为主导型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政策措施》提出,要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孔德军介绍,开展“三新”试点城市建设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消费者对品质化、个性化、体验化消费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传统消费业态、模式和场景难以完全满足。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是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和满足新需求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发挥消费联动作用。试点城市通过场景创新、模式迭代、业态升级,以点带面推动区域消费资源整合,形成“一地创新、多地联动”的模式,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竞争性评审方式在全国选择50个左右人口基数大、带动作用强、发展潜力好的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增加优质消费供给,创新和丰富多元化消费场景,推动新的消费业态不断涌现、消费活力进一步提升,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消费需求,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孔德军表示。
加大服务消费政策供给力度
扩大服务消费不仅需要激发需求,也需要提供高品质的消费供给。《政策措施》提出,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经营主体信贷投放力度,加强对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服务消费集聚区的建设支持;对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消费领域经营主体给予贷款贴息等。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杨虹表示,为支持扩大高质量服务消费供给,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设立了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居民服务、旅游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信贷投放。目前,金融机构申报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近600亿元,涉及经营主体近4000家、贷款5700多笔。今年上半年,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住宿餐饮、文体教育、旅游领域等项目近100项,签订贷款合同约119亿元。
消费领域信贷投放方面,杨虹介绍,截至7月末,全国服务消费重点领域贷款余额2.79万亿元,同比增长5.3%,比年初新增1642亿元,前7个月的新增贷款比去年全年新增贷款还要多630亿元。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积极配合财政部门抓好政策落实,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用足政策,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优化消费金融产品和服务。截至7月末,不含个人住房贷款的全国住户消费贷款余额21.04万亿元,比年初新增346亿元,同比增长5.34%。
在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吴越涛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重点从三个方面促进服务供给提质扩容。一是推动企业向“新”,激发创新动能。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在服务消费等领域加快应用。二是推动行业向“优”,提升服务水平。在托育、养老、家政、旅游等重点领域实施“信用+”工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三是推动市场向“活”,营造良好环境。扎实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清理整治市场准入壁垒,为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营造公平的市场准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