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国内财经 >非银机构:让金融知识“活”起来 金融消保进行时

非银机构:让金融知识“活”起来 金融消保进行时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时间:2025-09-19 09:15:40  作者:吴彬

□本报记者 吴彬

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持续推进。围绕“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主题,信托公司与消费金融公司结合自身优势,推出特色宣教行动。从信托机构的互动体验、公益融合、精准关怀,到消费金融机构的线上线下联动,多维度、差异化实践,不仅让金融知识“活”起来,更切实筑牢了金融安全防线。

以创新践初心 以服务护民生


宣传周期间,信托机构以“贴近大众、形式创新”为核心,将信托知识普及与民生需求、公益理念深度结合,打破行业“小众”认知,让信托服务走近金融消费者。

中国外贸信托作为本次宣传周“金融集市”活动中唯一受邀的信托公司,以趣味互动打造信托知识普及“样板间”。在金融监管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指导下,中国外贸信托在北京金融街购物中心设立展台,推出“信托新三分类”有奖答题墙——扭动答题板即可了解信托服务民生的案例,答对还能获得“行李秤”(寓意“投资先过秤,风险不超重”)、“手电筒”(象征“火眼金睛识风险”)等创意礼品,帮助金融消费者将反诈思维和理性投资理念带入日常生活,入脑入心。更有科技感十足的“相机人”现场捕捉互动瞬间,通过AI技术生成带宣教主题的电子与纸质相片,让参与消费者珍藏“信托记忆”。

光大兴陇信托着力构建“公益+防诈+诚信”三维宣教体系。在公益维度,该公司联合北京金羽翼残障儿童艺术康复服务中心举办义卖,展示残障青少年画作及丝巾、手提袋等衍生品,义卖所得部分返还创作者、部分支持公益项目,既传递慈善理念,也让金融教育与公益温情相融。在防非反诈维度,开展公司全员线上答题,聚焦非法中介、不正当反催收、虚假征信修复等“黑灰产”,普及互联网借贷风险。在诚信建设维度,举办“消保宣传大讲堂”,围绕金融消费者八大权利解读政策,推动“内诚于心,外信于人”文化落地。

多元场景破圈 让金融教育有温度有新意

针对青年群体对互动性、思辨性内容的偏好,五矿信托创新反诈宣教形式,联合华语辩论世界杯组委会,在青海金融监管局等单位指导下,举办青年反诈主题辩论展演。活动现场,北京大学代表队与清华大学代表队围绕“防范金融诈骗,应以强化技术防护还是提升公众意识”展开3V3交锋,青年学子以理性剖析诈骗本质。同时,推出“反诈日报”“动画音乐剧”等Z世代喜爱的内容,制作法治防诈漫画,通过普法卫士“小斑”制止游戏诈骗案例提示勿贪便宜、注意保护个人信息,让反诈知识“进校园、入人心”。

此外,中信信托针对老年群体提供更具温度的上门服务。9月16日,中信信托联合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街道新源南里社区,依托“网格化”管理,以“唠家常”形式走进老年居民家中普及金融知识。中信信托宣教人员与社区工作人员组成宣传团队,提前筛选虚假养老投资、保健品诈骗等典型案例,制作漫画手册与“免费活动别贪占”“陌生来电多核实”等提示贴,现场解答居民疑问,将金融知识转化为“听得懂、用得上”的生活建议,守护老年群体养老“钱袋子”。

除了针对特定群体的精准宣教,渤海信托还通过地域集中性活动,面向更广泛公众普及金融知识。9月16日,河北省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在石家庄市织音1953广场举行。河北金融监管局局长王文刚、副局长宗涛出席活动,全省83家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渤海信托总裁章全明代表公司参加现场宣传活动。章全明表示,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渤海信托立足行业特点,重点围绕信托产品适当性管理、防范非法集资、识别金融诈骗等内容,通过现场咨询、案例讲解、资料发放等方式,向公众普及金融知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除信托机构外,消费金融公司也立足服务场景,针对非法金融中介、电信诈骗等热点,构建“立体式”宣教网络,实现金融知识普及的广度与深度覆盖。

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围绕非法金融中介、代理维权“黑灰产”及电信诈骗等热点问题,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开展金融知识普及行动,助力公众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线下,该公司联合办公所在地社区及业务合作机构,深入企业和社区开展针对性宣传,精准覆盖重点客户群体,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线上,推出5期原创长图文案,并借助官方公众号、微博、抖音、视频号等自有平台广泛传播,实现多维触达和深度渗透,全面提升金融教育的影响力与实效性。

从打破行业“小众”认知,到公益与诚信建设传递温度,再到分层分类开展防非反诈宣传,2025年金融教育宣传周期间,多家金融机构的实践证明,金融宣教不是单一的知识普及,而是与为民服务深度融合的常态化行动。上述机构表示,未来,将持续践行金融机构的社会责任,不断提升服务质效,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