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要闻>AI进教室 课堂更有趣

AI进教室 课堂更有趣

来源:左江日报  时间:2025-04-13 16:14:29  作者:张诗缨 杨开金

本报记者 张诗缨 杨开金

4月3日,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三小学的美术教室里,一名学生对着AI软件好奇地问道:“兽面纹是什么样子的?”随后,AI软件迅速响应,展示兽面纹的经典样式,并语音讲解其历史渊源。

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利用AI工具,为课文《中国美食》创设沉浸式学习场景。AI模拟出动态画面,并关联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差异,让抽象文字变得鲜活可感,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叹。

这一幕幕场景是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附属第三小学运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教学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探索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教育新模式,通过整合优势资源,凝练学科特色,提升教学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AI工具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AI+教育”新形态。

“我们把AI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通过创新技术,学生对学习不再感到枯燥无味,教学质量也能稳定提升。”该校教师陆荣艳说。

在人工智能教室里,学生正通过图形化编程平台指挥机器人小飞开展人脸识别实验,他们用语音指令与具备大模型能力的机器人宾果进行趣味问答。在沉浸式的互动中,悄然播下编程思维与科学好奇的“种子”。这种“兴趣启蒙—能力进阶—创新输出”的培养路径,正成为该校人工智能教育的鲜明特色。

该校学生黄煜城表示人工智能课堂很有趣,他说,“人工智能机器人小飞和宾果超厉害,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它都能解答。宾果还可以跟随音乐和我们一起跳舞,这样的上课方式让课堂变得越来越有意思,也让我们更加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

据了解,目前,该校从学校层面整体统筹人工智能的教育和应用。一方面,面向学生的人工智能教育,使得学生了解人工智能基本概念和应用,引导学生规范合理使用人工智能,培养学生利用人工智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推动人工智能在学校的应用,以人工智能赋能学校教育科研管理等应用的创新与发展,持续推动技术应用深度融合、从课堂延伸到全场景育人,让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传统教学模式,为教育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我们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教学的全要素、全过程,设计了微小的应用场景,构建了以‘智’助教、以‘智’助学、以‘智’助评、以‘智’助育、以‘智’助研、以‘智’助管,以及以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学习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应用项目,有效提升教师素质教学能力,塑造学生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素养能力。”该校校长陈留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