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宾网-来宾日报 时间:2025-04-13 10:37:16 作者:樊荣华 叶芳千
当壮族山歌的旋律在夜空中回荡,来宾政和步行街的霓虹灯渐次亮起,特色小吃香气四溢,手工艺品摊位前人头攒动。刚刚过去的“三月三”及清明假期,来宾交出亮眼成绩单:全市接待游客超160万人次,旅游消费超13亿元,夜经济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动能。
文旅融合释放消费潜力
广西“三月三”假期,我市以“天下来宾 乐游来宾”为主题推出系列活动。忻城薰衣草庄园的篝火晚会、金秀的瑶族服饰展示、合山的壮乡簸箕宴等特色活动,吸引游客沉浸式体验民族文化。数据显示,全市接待游客99.92万人次,同比增长11.77%;旅游消费8.31亿元,同比增长11.59%。
“今年,我们结合‘一票3日使用制’,推出景区联票优惠和民族服饰免票活动,游客量较往年增长近三成。”合山国家矿山公园负责人杨柳介绍。清明假期,我市接待游客60.21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4.96亿元,显示出文旅市场的强劲韧性。
特色街区点亮“夜经济”新场景
夜幕降临时,政和步行街成为城市最活跃的“烟火气”聚集区。升级改造后的街区,融合购物、美食、文化休闲等功能,壮族绣球、瑶绣手工艺品摊位与网红小吃、奶茶店错落分布。“假期日均人流量超5万人次,夜市摊位收入同比增长20%。”政和步行街资产运营部经理莫维恒表示。前不久,来宾政和步行街还入选广西十大“夜间烟火”特色街区。
在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山踏歌大会现场,原生态歌舞表演吸引游客驻足,体验瑶族民俗,探寻独具风味的瑶乡“三月三”魅力。“我们与公安联合成立巡防队,确保夜市安全有序。”金秀盘王界景区负责人唐旭光介绍,“警商联动”模式已成为来宾夜经济的护航标配。
政策赋能激发消费新活力
根据《来宾市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全市正打造2个市级、5个县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政和步行街、翠屏水坊美食街等区域通过延长营业时间、丰富业态供给等举措,形成“夜购、夜游、夜娱”多元消费场景。
“今年‘三月三’假期,我们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活动,与游客欢度节日,共享民俗文化盛宴,让传统民俗焕发新活力。”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李汉喜表示。此外,我市还策划“夜市购物节”“特色深夜食堂”等活动,联动商场、书店、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形成“全时全域”消费生态。
商户与消费者共绘“夜经济”图景
“假期每天准备500份簸箕宴,还是不够卖。”合山市“壮乡味道”餐馆老板韦女士笑着说。在政和步行街经营瑶绣摊位的李阿姨向记者展示新款民族风背包:“年轻人喜欢传统元素,我结合壮锦纹样设计,节日期间销量翻番。”
游客体验同样印证夜经济热度。“白天逛景区、晚上逛夜市,还能看民俗表演,体验感拉满!”南宁游客黄先生点赞道。
据统计,今年清明假期,我市夜间消费占比达45%,较去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随着广西“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深化实施,我市将持续推进“夜经济+非遗”“文旅+科技”融合,计划年内新增3个县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为来宾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