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头条>金融活水润泽八桂大地(图文)

金融活水润泽八桂大地(图文)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时间:2025-08-15 13:07:03  作者:王磊 刘红伟

编者按:

广西金融监管局稳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引导绿色金融生动实践,通过构建政策体系、创新产品服务,精准支持产业绿色转型、生态保护等,为广西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和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漓江蜿蜒穿行,流过村庄和农田,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秀丽风景。机构/供图

□本报记者 王磊 刘红伟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渔民模特”黄能弟撑着竹筏,停泊在20元人民币取景地的漓江山水间,等候与游客合影。“10年前江面经常漂着垃圾,现在生态环境恢复了,滩涂、洲岛上时常能看见鸟儿的身影。”他笑着对《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说,竹筏从谋生工具变为“旅游打卡点”,他也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桂林漓江的蝶变,是广西生态振兴的一个缩影。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作出了“让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的重要指示。广西银行业保险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稳步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积极推动绿色金融聚焦重点领域,多措并举扩大绿色融资规模。

金融“画笔”描绘生态画卷

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全球生态旅游胜地,桂林正加速向“世界级旅游城市”迈进。

在桂林市阳朔县兴坪镇,游客络绎不绝。20元人民币取景地“黄布倒影”是天津游客李梅自驾游桂林的打卡第一站,她与家人还慕名寻找当地渔翁模特合影留念。“渔翁和鸬鹚是桂林的特色,这一趟值了。”她笑着说。

生态是桂林旅游的根基与魅力所在。面对喀斯特地貌保护与发展的平衡课题,中国银行桂林分行积极践行“两山”理念,针对重点生态保护项目与清洁能源需求,深入企业一线调研,精准对接融资痛点。同时,该分行针对生态保护需求,重点支持清洁能源项目。

便捷的交通是文旅经济复苏繁荣的“血脉”。围绕桂林“外联内畅”立体交通网络建设,中行桂林分行重点支持高速改扩建、旅游环线新建等关键工程。截至目前,该分行运输行业贷款同比增长超13亿元,为交通运输业提供有力信贷支撑,并延伸支持智慧交通枢纽、新能源充电桩等配套建设,有效夯实旅游基础设施网络。

为支持桂林文旅产业发展,工商银行桂林分行围绕丰富的山水文化资源,不断探索金融支持文旅产业发展的创新服务路径。截至2025年6月,该分行对重点旅游项目累计发放贷款7598万元,资金将专项用于旅游景区沿岸的生态修复、旅游设施建设及景观打造等方面。同时,该分行不断拓展文旅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推出一系列个性化的金融产品,积极探索“金融+文旅+科技”融合模式。

建设银行广西区分行与桂林市政府签订《“创新绿色金融·携手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战略合作协议》,创新推出“漓江生态保护绿色金融创新”方案,以“漓江生态保护贷”绿色金融服务新模式助力漓江生态保护和修复提升。从2011到2025年,该分行33亿元“漓江生态保护贷”串起固定资产贷款、PPP模式等金融工具,让桂林防洪标准从“20年一遇”跃升至“百年一遇”,更让枯水期的漓江保持60立方米/秒的温柔流淌。

为加大绿色金融对旅游产业和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推动旅游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桂林银行出台了全国首个公开发布的绿色旅游贷款企业标准《桂林银行绿色旅游贷款实施规范》,为规范化支持绿色旅游产业提供技术指引。

金融活水润泽绿色田野

八桂大地的绿水青山间,蕴藏着发展绿色农林产业的无限潜能。

“建行的支持让我们重焕生机,也让六堡茶的非遗技艺有了更好的传承载体。”苍松六堡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蒋朝晖说。

在梧州市黑石六堡茶源博园,节日期间前来体验非遗六堡茶制作技艺的游客络绎不绝。而苍松六堡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叶备受青睐,订单量持续增长。这背后是建行梧州分行不懈努力换来的“硕果”,该分行共为14家六堡茶企业提供了信贷支持,涉及普惠贷款1218万元。

梧州六堡茶是千年历史名茶,是本地特色农产品、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我们着力于六堡茶种植、制作,打造‘非遗传承人传统工艺茶’特色品牌,配套353亩标准化茶园和茶叶仓储建设,树立了‘六堡茶缘’企业品牌并致力于发展茶文旅项目。”苍梧县六堡山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何文介绍,该公司已发展成为当地知名茶厂,但与其他六堡茶企业一样都存在缺乏抵押物的问题。

在广西金融监管局、区地方金融管理局及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的引导下,太平洋产险广西分公司联合桂林银行主动为六堡茶企业制订“碳汇抵质押+碳汇价值保险”个性化绿色金融服务方案,测算茶园碳汇总量,积极盘活茶园丰富碳汇资产,顺利完成茶园碳汇质押贷款投放,助力苍梧县六堡山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获批茶园碳汇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270万元。

记者获悉,广西金融监管局引导辖区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广西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提供节能、减污、降碳、增绿金融服务。截至2025年6月末,全区银行业绿色信贷余额8600亿元,比年初增长10.47%,高于各项贷款增速6.46个百分点,各类绿色保险为广西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4.11万亿元风险保障。

在广西金融监管局引导下,辖区银行保险机构探索开发“绿色+普惠+供应链”等地域特色绿色金融专项产品,推出“惠糖贷”“六保茶贷”“螺蛳粉贷”“茧丝贷”等信贷产品,落地农产品“绿色信贷+绿色保险”茶园碳汇质押贷款,推出茉莉花降雨指数保险,珍珠贝、金鲳鱼、对虾等养殖风力指数保险……

这一项项金融支持的背后,是广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如今,在八桂大地上,从山河到滨海,从城市到乡村,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生态文明多彩画卷正徐徐展开。

相关链接:

【监管声音】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的广西实践

记者手记:“山水银行”生生不息